在中醫理論中,失眠被稱為「不寐」,是指夜間難以入睡、易醒、多夢或早醒等情況。其根本原因多與心、肝、脾、腎等臟腑失調有關,並牽涉氣血陰陽的失衡。
一、中醫對失眠的常見病因分析:
1、心脾兩虛:
症狀:心悸、健忘、疲倦乏力、食慾差、入睡困難。
原因:多因思慮過度、勞累損傷脾胃,脾虛生血不足,心神失養。
2、肝鬱化火:
症狀:煩躁易怒、多夢易醒、胸脅脹痛、口苦口乾。
原因:情志不舒、壓力過大,肝氣鬱結,久而化火擾心。
3、心腎不交:
症狀:心煩、心悸、盜汗、頭暈耳鳴、腰膝痠軟。
原因:多因房勞過度、久病傷腎,導致腎水不足,無法上濟心火,心火獨亢擾神。
4、痰熱內擾:
症狀:胸悶、嘔惡、痰多、口臭、夜間易醒。
原因:飲食不節、濕熱內生,痰濁阻擾清竅。
二、中醫幫助改善失眠的方法:
1. )穴位按摩
簡單易行的穴位按壓,每晚睡前可做,有助安神入眠:
神門穴(手腕橫紋小指側凹陷處)
功效:寧心安神,調理心氣。
安眠穴(耳後枕骨下凹陷與耳垂後連線中點)
功效:專門針對失眠的特效穴位。
太衝穴(腳背第一、二趾間凹陷處)
功效:疏肝理氣,舒緩情緒壓力。
三陰交穴(小腿內側,腳踝上三寸處)
功效:補脾腎、調氣血,安神助眠。
按壓方法:每個穴位可用指腹按壓1-3分鐘,輕揉為主,不必用力過猛。
2. )養心安神茶飲
玫瑰花合甘草茶
材料:玫瑰花3朵、甘草3片
功效:疏肝解鬱、和中安神
飲用時間:晚餐後或睡前1小時。
酸棗仁茶
材料:酸棗仁10克、百合5克、紅棗2顆(去核)
功效:養血安神、補肝助眠
蓮子百合茶
材料:蓮子10克、百合10克
功效:補脾安神,適合心脾兩虛型失眠。
注意:孕婦或特殊體質者建議先詢問中醫師。
3. )簡易氣功調息法(睡前練習)
「靜心調氣法」:
取坐姿或仰臥姿,雙手自然放鬆。
閉眼,將注意力集中在丹田(肚臍下三寸)。
吸氣時默數1~4,緩緩吸入;呼氣時數1~6,慢慢吐氣。
配合腹式呼吸,緩和心率。
每晚練習10分鐘,有助放鬆大腦,進入睡眠狀態。
三、生活調整建議
睡前避免使用電子產品、飲酒或喝濃茶咖啡。
每天固定睡眠時間,建立生理節律。
睡前可泡腳(40℃左右,15分鐘),促進血液循環、助眠。